“徐法官,您快幫忙出出主意,我遇到了一個難題,居民說如果處理不好,就要到法院打官司了!毙⊥踅辜钡亟o法官徐策打來電話。
小王是黑龍江省鶴崗市向陽區梧桐社區的“四員合一”人員,她說的難題是轄區居民吳某與鶴崗市某房地產開發公司之間的糾紛。今年7月,吳某偶然間測量房屋面積,發現實際居住面積竟然小于房屋產權證上的面積,于是找到房地產開發公司理論,要求返還房屋面積差價款及利息。多次協商未果后,吳某到社區尋求幫助,并表示如果處理不好,就要到法院告房地產開發公司。

梳理案情過程中,徐策敏銳地發現,此類問題不是“個案”,可能還有其他居民存在同樣的問題。經組織網格員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小區共有25戶居民存在此類訴求。
考慮到群體性糾紛的復雜性,如果將25戶居民聚集在一起進行調解,人員多、分歧大,容易節外生枝,好心可能辦不成好事!于是徐策決定重點突破,先調解吳某和房地產開發公司之間的糾紛,通過案例示范效應,推動化解類型化糾紛。
隨后,徐策來到房地產開發公司。該公司承認居民反映的問題確實存在,但由于涉及的居民太多,所需返還的房屋面積差價款數額也較大,不想全額補償,只想補償一部分。
面對這種情況,徐策首先指出了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錯誤,并用生效判決案例告知該公司依法承擔違約責任毋庸置疑。如果25戶居民全部進入訴訟程序并進行了判決,公司不僅要承擔敗訴的法律后果,而且還會影響公司形象和發展,得不償失。通過以案釋法和深入溝通交流,房地產開發公司最終同意調解處理并全額給付房屋面積差價款。
得到房地產開發公司明確答復后,徐策趁熱打鐵,立即組織吳某與該公司進行調解,雙方順利達成一致意見,并簽訂了和解協議書,該公司當場兌現房屋面積差價款。
對于另外24戶居民,徐策以吳某的成功和解案例為示范,由“四員合一”人員在居民群里發布通知,讓大家到社區法官工作室對訴求金額進行登記,按照每戶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調解。最終,25起糾紛得到一次性化解,糾紛所涉15.3萬元房屋面積差價款全部給付完畢,取得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既減輕了百姓訴累,也維護了公司形象,更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這樁群體性糾紛的成功化解,只是鶴崗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訴源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鶴崗中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加強訴源治理工作,大膽實踐、積極探索,創新組建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司法協助員、社區網格員“四員合一”隊伍,在全市掛牌設立158個駐村(社區)法官工作室,優選96名駐點法官與271名“四員合一”人員進行對接指導,在基層法院建立法律專家團隊給予駐點法官專業支持,整體形成駐點法官協調指導、“四員合一”人員積極參與、法律專家團隊后臺支持、其他解紛力量緊密配合的解紛新模式。
群眾遇到糾紛“去找誰”“誰負責”“誰來管”?鶴崗中院依托12368司法服務熱線建立了訴源治理指揮中心,通過后臺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匯總展示、矛盾糾紛受理和派單處置,以及緊急事件、重大矛盾糾紛現場指揮監督等功能。同時,該院研發集法律咨詢、糾紛申請調處、風險隱患線索上報、社情民意反映等多功能于一體的“e網通”小程序,讓群眾足不出戶,一鍵上傳解紛需求。指揮中心通過平臺收集解紛信息,匹配調解力量,促進隱患糾紛高效化解。
據悉,鶴崗中院訴源治理工作的這些抓手收效明顯。2023年上半年,鶴崗市兩級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29.04%,案件調解率同比提升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