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訊 核心提示:老人的手機出現故障,家中做飯阿姨幫忙送到手機店維修。事隔幾天后,老人意外發現微信錢包里少了500元錢。人沒出門,沒買東西,錢哪兒去了?老人百思不解,只好求助社區網格員,就在網格員查看錢款去向時,500元錢竟然又回到微信錢包里。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7月13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蹊蹺
500元錢神秘消失
肖大爺,獨自居住在大慶市東湖一區141號樓,子女們都很孝順,都想把肖大爺接回家照顧,可肖大爺說啥也不去,生怕給子女們添麻煩。
眼見肖大爺年紀越來越大,子女們更是不放心父親一人生活,便給老人雇了一個做飯阿姨。這位阿姨性格開朗,干凈利索,深得肖大爺一家人的喜歡。
7月6日,肖大爺的手機出現了故障,因為年齡大了,不知道到哪里去維修手機,便請求做飯阿姨幫忙。
做飯阿姨辦事很靠譜,當天就把手機送到手機維修店,并將修好的手機帶了回來。然而,過了沒幾天,肖大爺翻看手機信息時發現,有條信息提示微信錢包支出500元錢。
“我這幾天根本沒出門,也沒花錢!毙ご鬆斣趺匆蚕氩黄饋磉@500元錢到底干啥用了。
難道是手機店修手機的人有貓膩?肖大爺把這件事和做飯阿姨說了,做飯阿姨很驚訝地說,她也不知道這錢去了哪兒。
肖大爺只好求助東湖一社區的網格員鄭亞玲,讓她來幫忙看看,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于是,他當著做飯阿姨的面,給鄭亞玲打了電話,并說出了自己丟錢的事。
神奇
丟失的錢回來了
“小鄭,我沒買東西,手機微信錢包里卻少了500元,太蹊蹺了!
“大爺,您別著急,我馬上去找您!
網格員鄭亞玲接到肖大爺的電話后,很快來到了肖大爺家。
“大爺,您先別著急,我幫您看一下微信支付記錄!编崄喠嵋贿叞参啃ご鬆,一邊幫忙查看手機微信錢包支付記錄。
經過詳細查看,果然有一條前幾天支出的500元錢的記錄,顯示收款人是“某某”,經肖大爺辨認,這個“某某”正是自家做飯阿姨。
接著,鄭亞玲又看到一條記錄,大概在她到達肖大爺家前5分鐘,這500元錢又返回來了。
“大爺,您看看錢沒丟,這不已經回來了嗎?”肖大爺看完后,一切都明白了。
鄭亞玲試探著問肖大爺,這件事打算怎么處理?善良的肖大爺表示,平時做飯阿姨為家里做了不少的事,所以不想追究了,再說錢也不多,就當沒發生這件事吧。
隨后,鄭亞玲幫助肖大爺更改了微信支付密碼,并叮囑肖大爺支付密碼不能隨便告訴別人,有啥事可隨時找她。
“小鄭,謝謝你,多虧有你幫忙,這錢才能找回來!毙ご鬆斠辉俦硎靖兄x。
提醒
從源頭防止老人被騙
針對此事,大慶市東湖一社區主任王桂玲說,老年人被騙的事兒時有發生,社區開展了多次上門宣傳防騙活動,讓老人提高警惕,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支付密碼。
王桂玲說,當前,老人心理孤獨與情感需求等問題日益凸顯,詐騙分子以“空巢老人”為目標,通過陪聊、陪伴、陪護,以“溫情關懷”贏得老人信任,進而實現騙取錢財的目的。
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機時,請謹慎添加陌生人為微信好友,在與陌生人溝通過程中,盡量不要提及自己的家庭情況、個人財產情況,一定要保護好個人隱私。當無法辨別事情真相時,一定要打電話咨詢子女、親屬或是告訴鄰居街坊,共同商議對策,防止被詐騙,必要時應該及時報警。
同時,老年人平時要多關注新聞媒體、社區板報等發布的防詐騙宣傳,子女也應加強對老年人進行家庭反詐防騙安全警示教育,讓老年人對各種騙局有更多的了解。此外,子女也應多關心、關注老人的心理情感需求,從源頭上防止老年人陷入騙子的“溫情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