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今,生活中出現了許多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互聯網營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慶市各級法律援助中心竭盡所能為他們“護航”。
外賣行業的興起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馬路上隨處可見風馳電掣般從身邊閃過的騎手,他們無懼風雨,穿梭于大街小巷。
當外賣騎手發生事故后,經常因找不到責任主體而產生維權難的問題。近日,大慶市法律援助中心就援助了一起騎手確認勞動關系案。
今年3月,大慶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了外賣員賈某的求助電話,他是一名進城務工人員,在送餐途中發生了交通意外,造成了腿骨折,半年的時間都無法恢復到正常的勞動能力,由于跟平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導致無法認定工傷。
他求助法律援助中心,想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勞動關系。法律援助中心受理該案后,將案件指派給有著多年辦案經驗的王帆律師承辦。
王律師承辦該案后,積極指導受援人賈某搜集證據,通過微信轉賬記錄和騎手之間證言等證據材料證實了賈某與雇傭他的企業之間存在實際用工關系。
開庭當日,王律師代表賈某出庭,發表了代理意見。王律師認為,賈某通過該公司發布的招聘信息應聘至騎手崗位,賈某在公司規定的時間段和配送區域,按公司規定的配送服務規范上崗配送外賣,遵守公司規定的勞動紀律、規章制度、獎懲措施等;賈某和其他配送員一起,每天參加公司組織的晨會,接受站長點評和培訓;從上崗到事故發生,公司根據賈某的業績和服務質量,給賈某支付過工資的轉賬記錄和投保了雇主責任險,均能夠證實勞動關系的成立。
王律師表示,綜合以上用工事實,依法應確認賈某與這家企業公司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
最終,大慶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采納了王律師的意見,裁決賈某與哈爾濱某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互聯網+”平臺經濟新業態,為大量的進城務工人員提供了就業機會。
他們努力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完善網約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平臺企業、用工合作企業之間的勞動關系認定標準,合理制定涉及勞動者權益的制度和算法規則等權益保護工作也在快馬加鞭地進行。
年初以來,大慶市各級法律援助中心已解答群眾來電來訪咨詢2767人次,為252名受援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務。
法律援助的真正意義就在這每一起小小的案件中,點點微光照亮的是希望,溫暖的是人心。